一、气候适应性要求
温度范围
低温环境(如冬季):需收回雨棚以防止保暖性和防潮性能下降,避免材料脆化或结冰导致结构变形。
高温环境(如夏季):建议展开雨棚以保持防水性能,防止面料因高温收缩或老化。
极端天气:暴雨、台风等天气需及时收放雨棚,避免强风掀翻或雨水渗透损坏结构。
防水防尘等级
防水性能:覆盖材料需达到IPX6及以上等级(可承受高压喷射水流),接缝处需使用防水密封胶加固。
防尘性能:框架和覆盖材料应满足IP6X标准(完全防尘),避免沙尘侵入影响机械部件。
二、地面条件要求
平整度与承重
地面需平整光滑,误差≤3mm,避免因不平整导致轨道卡顿或结构倾斜。
轨道安装区域需浇筑混凝土加固地基,承载力需≥1.5吨/㎡,防止长期使用后地基沉降。
地面材质与障碍物
地面应避免尖锐物品(如碎石、金属钉),防止划破篷布或损坏轨道。
若为松软土壤或斜坡,需采用可调式地锚系统,深入地下1.2米以增强稳定性。
三、材料与结构要求
框架材料
优先选用高强度镀锌管(厚度≥1.5mm)或镀锌钢,耐腐蚀性需通过盐雾测试≥200小时。
连接件需采用不锈钢材质,抗拉强度≥300MPa,确保抗风能力(需满足8级风力标准)。
覆盖材料
推荐使用0.4–0.6mm厚度的PVC涂层布或聚碳酸酯板,兼具防水、透光及耐候性,使用寿命≥5年。
棚布需通过500小时人工加速老化测试,抗撕裂强度≥1000N。
四、维护与管理要求
日常维护
每月清理轨道杂物,每季度润滑电机齿轮及传动链条,防止卡顿。
冬季需及时清除积雪,夏季检查篷布紫外线老化情况,必要时更换受损部件。
安全监测
定期检查电气线路,确保防水防尘等级符合IP54标准(防尘、防溅水)。
总结
地面电动雨棚的环境要求需从设计、施工到维护全流程把控,重点关注气候适应性、地面承载力及材料耐久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