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材料选择与结构优化
主体框架材料
优先采用高强度钢材(如Q235-A型钢),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形成稳固框架。钢材需进行防锈处理(如镀锌或喷涂防腐漆)。
对于大跨度雨蓬,可采用“H+T”组合型截面钢柱或门式刚架结构,增强抗弯和抗剪能力。
面板材料
选择耐腐蚀、抗冲击的聚碳酸酯板或膜结构材料。膜结构具有自重轻、抗风性强、透光性好等特点,适合高风压区域。
面板边缘需嵌入框架并密封,防止雨水渗入。
拉杆与支撑系统
沿雨蓬悬挑端每隔1.8米设置φ18钢拉杆,与水平方向成30°角,分散荷载压力。拉杆需通过穿墙螺栓或化学锚栓固定在砖墙或混凝土结构上,必要时采用槽钢包夹砖柱以增强连接可靠性。
纵向设置水平支撑和斜撑,形成空间稳定体系,减少风荷载下的摆动。
二、加固施工关键技术
连接节点加固
对原设计中受力薄弱的砖砌柱或混凝土梁,采用外包钢加固法:用[12槽钢包裹柱体,双面焊接钢板,并通过φ16穿墙螺栓固定,灌入超细高强灌浆料以提高整体性。
雨蓬与主体结构连接处增设角钢缀板,增强节点抗剪能力。
基础与地基处理
若地面无水泥层,需采用钢管或型钢打入地基作为支撑底座,或浇筑混凝土墩固定。对于松软地基,需进行换填或打桩处理。
固定螺栓需穿透混凝土层,深度不小于150mm,并使用环氧树脂胶填充螺纹孔,防止锈蚀。
三、防水与排水设计
防水处理
面板接缝处采用硅酮密封胶或防水卷材封闭,定期检查修补裂缝。
雨蓬底部设置排水天沟,坡度≥5%,并安装PVC或金属排水管,避免积水。
防风措施
台风多发地区需在雨蓬四角设置地锚,通过钢索或链条固定;必要时在雨蓬顶部加装防风拉索,形成斜拉索体系。
悬挑长度超过3米的雨蓬,应增加中间支撑点,减少悬挑端挠度。
四、季节性维护与监测
定期检查
每季度检查螺栓紧固度、防腐层完整性及排水系统通畅性,及时更换老化密封胶。
冬季需清除积雪,防止积雪过载;雨季前疏通排水沟,避免渗漏。
安全监测
安装倾角传感器和应变片,实时监测雨蓬结构变形。发现异常时立即疏散人员并加固。
五、施工安全与验收
施工安全
高空作业需搭设脚手架并系安全带,工具材料需固定防坠落。
钢结构焊接时设置防火措施,避免引发火灾。
验收标准
荷载试验:按设计荷载的1.2倍进行静载测试,观察变形是否在允许范围内(如挠度≤L/250)。
防水测试:淋水试验持续2小时,检查无渗漏为合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