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选址与地质条件
避开地质灾害区域
施工前需对场地进行勘查,避开山体崩塌、滑坡、洪水、泥石流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危险区域,确保地基稳固。
地基处理
地基需平整、坚实,承载力需满足设计要求。软弱地基需进行加固处理(如混凝土浇筑或地桩固定),避免因沉降导致雨棚倾斜。
二、设计与结构要求
结构选型主体结构宜采用钢结构,避免使用钢管,推荐焊接H型钢或角钢,确保抗风、抗压能力。
屋面檩条需使用高度≥180mm、屈服强度≥355MPa的镀锌钢板,增强整体稳定性。
荷载计算
设计时需综合考虑风压、雪压、施工荷载及电缆布设、排水等需求,确保结构安全。
安全设施同步设计安全母索、缆风绳挂点及构件吊点,吊装作业时需设置安全警戒区。
屋面封顶作业必须设置安全母索,高空作业人员需佩戴安全带。
三、材料与设备要求
材料标准钢材需提供材质证明及合格证书,进场前检查型钢尺寸、焊接质量,并按规定抽检。
防水材料需具备高强度、抗紫外线性能,接缝处需密封处理,避免渗漏。
设备配置配备登高车、缓冲气垫等设备,确保高空作业安全。
使用专业起重设备安装钢结构,避免人工搬运导致安全隐患。
四、施工流程与工艺
基础施工
按设计要求浇筑混凝土基础或预埋地脚螺栓,确保钢柱与基础连接牢固。
钢结构安装安装顺序:钢柱→支撑→钢梁→屋面柔性支撑→檩条→屋面板及墙面板。
单根钢柱安装后需设置斜撑或缆风绳临时固定,平联、剪刀撑需及时跟进。
防水与排水雨棚顶部需铺设防水层,接缝处采用热熔焊接或胶粘处理。
设置排水槽或导水板,避免积水导致结构腐蚀或坍塌。
五、安全与质量控制
人员管理施工人员需经安全培训及技术交底,特种作业人员(如焊工、登高作业人员)需持证上岗。
施工期间安排专人现场监督,重点检查螺栓连接、吊装作业等关键环节。
验收标准完工后需由设计、施工、监理等单位共同验收,重点检查结构稳定性、防水性能及安全设施。
验收内容包括材料合格证明、施工记录、检测报告等。
六、维护与应急措施
定期维护检查钢结构防腐层、螺栓紧固度及防水层完整性,及时修复破损。
清理屋面积水及杂物,确保排水系统畅通。
应急预案台风、暴雨等极端天气前需加固雨棚,必要时拆除临时结构。
现场配备灭火器、急救箱等物资,明确逃生通道位置。
总结
活动雨棚施工需从选址、设计、材料、工艺到验收全流程严格把控,重点强化结构安全、防水性能及高空作业防护。施工后应定期维护,并制定极端天气应急预案,确保长期使用安全。